民國九十四年十月•貨幣市場第九卷第五期

貨幣市場動態報導

:::陳莉莉:::

摘要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9月20日如市場預期調高利率一碼至3.75%,為連續第11度升息。會後聲明表示,卡翠娜颶風造成的影響僅為短暫現象,暗示短期內將進一步升息。

我國通貨膨漲率超過經建目標2%,央行維持物價穩定,避免實質利率過低影響資金合理配置及不利長期金融發展,並兼顧國內經濟成長,於9月份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

日本經濟持續復甦,惟尚未擺脫通縮疑慮,日本央行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歐元區投資開始回升,失業率改善,但消費力道仍嫌不足,通膨溫和,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壹、國際貨幣利率動向

一、美國:

美國FED於20日將聯邦資金利率由3.5%調高至3.75%,認為卡翠娜颶風侵襲美國墨西哥灣,造成經濟趨緩應屬短暫現象,反而比較擔心颶風使油價上升與重建需求可能引發通貨膨漲的影響。會後申明表示:未來可能審慎有序的持續升息,預期Fed在今年年底前,將至少再升息一次。這也是聯準會第11度升息。

卡翠娜颶風來襲之前,FED已經相當擔憂通貨膨漲的問題,八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揚0.6%,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八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揚0.5%,年增率由七月的3.1%上升至3.6%,創近五年來新高,主要係國際油價高漲所導致,但扣除食物及能源,核心消費者物價溫和,預期未來通貨膨漲率將持續上揚。最新公佈九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自8月的105.5下滑至86.6,為兩年來低點,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公佈的9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出現下滑至76.9,主要因消費者信心受到颶風及石油價格上漲所影響。八月份零售業銷售額下降2.1%,是2001年911事件以來最大跌幅。7月國際貿易逆差縮小至579億。8月美國失業率降至4.9﹪,就業人口比率有所改善。近期公佈各項經濟數據觀察,美國經濟持續擴張,油價上漲已逐漸影響美國之經濟成長,通膨壓力仍舊存在。

美國於九月份公佈之經濟數據,料將受接連而來的颶風影響而下降,但由於美國政府釋出戰備儲油救急,及原油價格回落,此或將令企業與消費者的信心不致於過份悲觀,故預期美國經濟仍將穩定成長,但聯準會官員相信通膨仍是美國經濟成長一大隱憂,故預期FED將持續升息以對抗通膨壓力。

二、日本:

日本央行於最新公佈月報中調高對經濟前景的看法,預期年底開始消費者物價可能會轉為持平或小幅成長。

近期公佈經濟數據觀察:4至6月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3.3%,較上季成長0.8﹪,高於市場預期,較第一季成長0.3﹪,為連續第三季呈現擴張,同時企業支出成長3.6%,也高於之前估計2.2%,日本今年上半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4.6﹪,顯示日本經濟已從谷底走出。第二季資本投資較上季增加3.6﹪,民間部門消費也較上季增加0.6﹪,民間消費佔GDP約55﹪;7月經常帳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0.8﹪,銀行業8月份放款金額較去年同月增加0.2﹪,預期第三季經濟成長將更樂觀。因為企業獲利能力提高,改善國內就業市場,也改善了民間消費能力。日本此次成長是由內需增加及資本投資帶領,經濟成長穩健。惟日本7月領先指標為45.5,景氣前景尚未明確,但以中長期來看是屬於穩定上升的狀態;原油價格飆漲讓日本 8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連18個月攀升,較去年同期上揚1.7%;過去一年核心物價提高了約0.3﹪,高油價為日本經濟成長增添風險,對日本經濟的衝擊仍需持續觀察,但目前經濟復甦力道仍不足以讓日本必須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此日本央行於經濟穩定成長前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三、中國大陸:

中國人行在7月21日宣布人民幣升值2%,並宣稱人民幣放棄釘住美元,改採一籃子貨幣政策後,中國人行於9月再度表示:調高人民幣兌換非美元貨幣的每日波動幅度,從過去1.5%調高至3.0%。市場普遍認為人行公佈此項新政策,未來可能進一步調整人民幣兌換美元貨幣的波動幅度。

中國大陸過去幾年因外資大量投入,造成國內經濟泡沫化隱憂,政府從去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給過熱的經濟降溫,特別是要抑制房地產業的過熱及消費者物價指數,8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雖較上年同期上漲了1.3%,但低於7月份1.8%﹐創下23個月以來新低,顯示大陸消費已有擺脫過熱跡象,人行仍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人民幣快速升值,可能造成熱錢持續湧入,形成另一波泡沫,不利於大陸金融環境穩定。但中國大陸8月份進出口表現依舊暢旺,在出口增加幅度遠高於進口增加幅度的情況下,使得8月份的貿易順差仍高達100.4美元,累計1至8月大陸貿易順差為602.2億美元。只要大陸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將增加美國和其他貿易伙伴的摩擦。未來中國人行可能採取逐步放寬人民幣波動幅度,讓人民幣更有彈性,適度干預避免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但經濟成長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以及對外貿易順差持續擴大,都將使得人民幣再度面臨升值壓力。

四、歐元區:

歐元區第二季實質GDP較上季成長0.3﹪,各國製造業出口接單穩定成長,但高油價使得企業毛利下降,連帶影響消費者信心;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微幅下滑。然失業人口改善,及出口持續成長,已出現經濟復甦跡象。不過因為卡翠娜颶風重創美國墨西哥灣,導致原油與汽油價格飆漲,加深市場對通貨膨漲的預期,油價上揚對目前經濟前景產生負面效果,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仍無調整必要,未來若油價持續上漲,導致通膨壓力上升,將不排除升息可能。

德國國內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無明顯增加,主要還是依靠出口提振經濟,8月份失業率達到11.4%,仍然居高不下。政府赤字已連續三年突破歐盟規定之上限,GDP的3﹪,今年可能仍然無法達成歐盟規定。大選結束後,德國政局可能陷入短暫的混亂,歐元面臨下跌壓力,但不至於長期低迷。

貳、國內貨幣市場現況

一、票券發行及交易狀況

1.拆款市場

8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1.327%,最低為1.321%,全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324%,和上月打平。

2.發行市場部份

8月份之30天期商業本票利率最低1.16%,最高1.57%;全月平均初估值1.26%,較上月低0.01%。透過票券保管結算交割系統發行之短期票券(包括商業本票、銀行承兌匯票及經票券商首次購買之銀行可轉讓定期存單)餘額為8,634億元,較上月之8,683億元減少49億元,其中商業本票發行餘額為7,593億元,較上月減少6億元。近年來因為整體經濟環境改變,企業資金需求不高,產業持續外移,及金融機構為了衝刺放款,刻意壓低利率競爭,導致票券發行量逐年萎縮。

3.次級交易部份

8月份30天期商業本票成交利率,最低為1.27%,最高為1.31%;全月平均初估值1.29%,較上月上升0.01%。透過票券保管結算交割系統之全月成交金額為2兆9,446億元,較上月增加2,526億元。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二、主管機關相關政策、法令或行政命令修訂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 94年8月12日修正「票券金融公司投資債券管理辦法」名稱為「票券金融公司投資債券及股權商品管理辦法」,開放票券金融公司得投資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行之各類基金受益憑證,信託業發行之共同信託基金,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所稱上市與上櫃公司之股票,上市與上櫃公司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提撥以時價對外公開發行之股票,以及興櫃股票公司辦理現金發行新股作為初次上市、上櫃公開銷售之股票,認購(售)權證。投資額度限制:第二條第一項除政府債券及金融債券外,其原始取得成本總額不得超過票券公司淨值15﹪。

(2)94年8月31日修正發布「票券金融公司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管理辦法」 ,票券公司得以客戶或營業人身分從事利率衍生性商品及信用衍生性商品;以客戶身分從事股價或股價指數衍生性商品。票券公司應依「票券金融公司投資債券及股權商品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經主管機關核准投資股權商品後,始得以客戶身分從事股價或股價指數衍生性商品。

票券金融公司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持有短部位應以規避已持有股權資產之風險為限,長部位之未到期契約總額應計入「票券金融公司投資債券及股權商品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之投資限額內。

長久以來票券公司的業務範圍僅侷限於票券及債券業務,近年來受到金融情勢變化以及市場過度競爭,傳統票券業務持續萎縮,主管機關適時開放新種商品操作,像之前開放票券期貨、利率衍生性商品、可轉換公司債等,及近期開放之股權、股權相關衍生性商品及信用衍生性商品等,使得票券公司之業務種類更多元化,此將有助於增加票券公司資本利得及分散票券公司業務利潤來源,於合理市場風險下,提高收益。

參、貨幣市場利率分析

一、總體經濟情勢概況

1.物價:

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上漲0.76%;與上年同月比較,上漲3.56%,創下87年12月以來的單月新高;1-8月平均,較上年同期上漲2.13%,突破2﹪的經建目標,全年物價上漲率將面臨上修壓力。核心物價(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則上漲0.69%。

8月份躉售物價指數(WPI)較上月上漲1.26%;與上年同月比較,下跌1.84%,1-8月平均,較上年同期上漲0.6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景氣指標及對策信號:

經建會公佈8月份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108.2,較7月修正值上升0.9%。七項構成指標中,五項指標呈正向貢獻:製造業新接訂單、躉售物價指數部分由負轉正、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面積較上月增加、海關出口值年增率轉為正成長、製造業平均每人每月工時較上月略增。二項呈負向指標為: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變動率。 同時指標方面,8月份指數為111.5,較7月修正值顯著上升2.6%。六項構成指標中,五項指標呈正向貢獻。

8月份景氣對策信號九項構成項目中,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及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平減後)變動率均由藍燈轉為綠燈,分數各增加2分;綜合判斷分數共計增加4分,由上月19分升至23分,景氣對策信號由黃藍燈轉為綠燈。


綜合分析:8月份實質面指標如生產活動、訂單、出口均由負轉正,景氣燈號在連續五個月出現黃藍燈後,也首度轉為代表景氣穩定成長的綠燈,另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最新預測,全球經濟成長並未受油價走高影響,下半年國內景氣表現可望較上半年為佳。

資料來源:經建會

資料來源:經建會

3.進出口貿易及外銷接單:

8月份出口總額15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加7.6%,進口總額154.3億美元,出超為4.3億美元;累計1至8月出、進口較去年同期成長6.7%及11.2%。

8月外銷接單金額為221.5億美元,年增率達22.65%,創下歷年來單月新高,累計1-8月外銷訂單金額共1588.1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6.94%。主因為第三季為電子與資訊產品接單旺季,使得外銷訂單締造佳績。九月份仍有機會再創新高。

第四季為我國傳統出口旺季,外銷訂單也將持續好轉,但目前海外生產比重過高,出口未必與外銷訂單同步成長,因此無法單就此來判斷國內經濟成長表現,另國際油價上揚及國內通膨壓力存在,景氣是否明顯好轉仍待觀察。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4.就業概況:

 8月份就業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1.38%,失業率則為4.36%,較上月上升0.0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月則降0.31個百分點,係近5年同月最低水準。

二、央行貨幣政策觀察

中央銀行於9月15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在穩定物價、解決負利率並兼顧國內經濟成長的考量下,會議決定以緩進的方式調整利率,調高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各半碼,調整後利率分別為2.125﹪、2.5﹪、4.375﹪,並同步調高30、91、182三種天期存單的發行利率,幅度介於6-8基點,調整後利率分別為1.39%、1.45%、1.52%。

從國內資金情勢來觀察, M1B年增率為7.59%較上月7.68%略降;M2年增率為6.52%,較上月6.51%略增,且為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增長,總計今年1至8月份的M2年增率平均值為6.15%,處於今年央行貨幣供給成長目區中值5.5%之上,反映出央行近期雖然引導利率回升,卻仍充份供應市場資金,貨幣政策維持在相對寬鬆的水準。


近期金融市場隔夜拆款利率最高來到1.47%高檔位置,較央行短天期NCD利率1.39%為高,主因係央行升息後長天期NCD與短期拆款利差擴大,使部份金融同業將資金轉申購央行90天或182天期NCD套利,加以近期股市表現不佳,外資匯出及台幣走貶等因素的影響,令市場資金出現短期緊俏的情況而走揚。若金融業申購長天期NCD套利的情況持續,則隔夜拆款利率高於短天期NCD的情況將成常態。因此短率波動幅度,將視央行沖銷態度而定。然中央銀行未到期NCD及國庫券累計餘額仍高達3兆6千3百億元左右,整體金融市場資金仍相當充裕,故短率無大幅走揚的空間。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肆、結論

雖然台灣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大漲3.56﹪,1-8月平均,較上年同期上漲2.13%,然核心物價僅上漲0.69%,顯示物價上揚乃受短期食物類及能源價格波動所致,整體物價仍屬溫和,暫無通膨惡化疑慮,物價上揚壓力應屬短期現象。但國際原油價格維持高檔,加深市場對通膨隱憂的預期,今年1-7月原油平均成本每桶為47.4美元,卡翠娜颶風過後,油價盤中最高來到70.85美元,上漲約50﹪,雖然之後油價回跌,但仍無法排除油價上漲導致通膨升溫的風險。

雖然央行從去年開始至今已連續升息5次,幅度達75個基本點,但央行30天期可轉讓定存單利率僅由1.05﹪上揚至1.39﹪,且債市殖利率仍在低檔,在升息幅度有限,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持續上揚下,實質利率為負的情況更加惡化。另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已連續升息十一次,且每次調升幅度達1碼,也令台灣與美國之利差持續擴大。

就經濟面而言,國內前8個月貿易出超較去年同期減幅達79.1%,國內進出口雖持續成長,確有減緩跡象,但下半年受到油價持續居高不下的不利影響,預期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台灣經濟擴張力道將轉弱。

總而言之目前央行定存單未到期金額仍高達3兆5仟億左右,未因央行5度升息而影響資金流動性,整體金融市場資金相當充裕。美國FED持續升息,為避免新台幣與美元利差擴大,加速資金匯出的可能,並平穩國內物價,預期第四季央行仍將採取溫和升息步調,以兼顧物價穩定同時解決實質利率負利率和美元與新台幣利差擴大的問題,因此未來短率仍有上漲空間。(94年9月27日完搞)